民國十三年,蘇州獅子林
初中二年級,她饒有興味地捧著一本從朋友那借到的《居里夫人傳》。
“一口氣讀完啦,謝謝你。”第二天上學的時候,她戀戀不舍地把書還給了朋友。
“你也喜歡她呀。今天學校要分科,咱們一塊念文學吧,以后還能一起讀更多好玩的書。”
“我決定讀理科了。”她眼睛亮晶晶的,“以后當中國的居里夫人!”
民國十八年(1929年),陸士嘉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京師范大學物理系,并成為該系唯一的一名女生。
1939年,劍橋城
散步在查爾斯河北岸的日落時分,是他今天短暫的休閑。鴨子船攪碎了波光,從身邊吱吱呀呀地駛過。可他掛記起遠洋的故國,戰斗機轟鳴,從高空墜降的炮彈如同煙火般散落,激起的不是浪花,而是漫天血色。
“飛機自動控制……”,他依舊費力思索著答案。這既是麻省理工“機械特別班”的畢業設計,也是祖國交給他的任務。
10天后,林士諤提交了博士論文《A Mathematic Study of Controlled Motion of Airplanes》(《飛機自動控制理論》),并順利通過答辯,于1939年6月獲得博士學位。
2020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夏日漸至,連陽光也對綠意葳蕤的土地萌生眷戀,換來一個又一個遲暮。同事們紛紛下班了,卻都為他輕輕掩上門。他也同那不愿落山的夏日一樣,不愿熄滅辦公桌前的臺燈,數十年如一。
“課前認真準備、課上認真實施、課后認真總結”是他的一貫作風,盡管他講授材料測試方法課程已有近20年,但每次上課之前,仍然要備課至深夜。
由于制造難度大,航空發動機高壓渦輪單晶葉片被喻為“皇冠上的明星”。宮聲凱則帶領團隊,在航空發動機高壓渦輪葉片和防護涂層材料技術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成為了照亮科研攻堅路的啟明星。
2020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北航共產黨員十杰——宮聲凱教授,獲“北京市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2021年,首都勞動獎章評審辦公室
教學是一種藝術,教授數學更是一種創造的藝術。
在繁多的候選人推薦表中,有一位“五星級教師”。她上課從不點名,卻也能堂堂爆滿;她傾力打造的首輪英文國際慕課《Linear Algebra》,在教育部愛課程國際平臺上300多門課程中選課人數位列第1名,成績斐然。
她就是“北航名師”、“省部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寶鋼優秀教師獎”、“工信部工信先鋒”、“北京市師德個人先進”、“北航優秀主講教師”、“感動北航人物”和“我愛我師十佳教師”——李紅裔。
在這個五月,“五星級教師”李紅裔的榮譽墻又多了一枚閃亮的首都勞動獎章。
勞動是物化的心血,學習是終身的職業。認真勞動,就是對靈魂最好的積淀,就是照亮我們前行時微弱的光源,就是對價值創造的信念本身。北航人的朝朝暮暮,看似平凡且日常,又何其不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光榮歲月?在這個溫暖的春夏之交,致敬每一位努力生活、辛勤工作的北航人!
策劃/文案:陳琢
設計:羅宇
編審:覃楠
出品:北航門戶網站總編總監工作室
投稿:geoos@bua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