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8日,為了紀念中國航天事業成就,發揚中國航天精神,國務院批復同意將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2022年4月24日是第七個“中國航天日”,今年的主題是“航天點亮夢想”。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系航天事業發展,他指出,“中國航天日”設立的意義就是要銘記歷史、傳承精神,激發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于創新的熱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力量。
代代航天人接續奮斗
六十多年來,代代航天人接續奮斗,不斷刷新中國探索太空新高度。從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到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飛船將楊利偉送入太空,再到神舟十三號乘組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刷新中國航天員單次飛行任務太空駐留時間紀錄,中國航天事業迅猛發展、不斷突破。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實現中國航天多個首次,即首次與三艙組合體自主快速徑向交會對接;首次長期在軌停靠6個月;首次實現4個載人航天器形成組合體長期在軌飛行。
隨著三名航天員圓滿返回,中國航天又站在了新的奮斗起點上。
“航天文化節”助力宣傳
為響應國家號召,弘揚中國航天文化,傳承北航航天精神,北航連續七年開展“航天文化節”主題活動,并通過形式多樣的系列活動普及航天知識,激勵更多北航學子了解航天發展與成就、投身中國航天事業。2020年,北航開拓新思路,積極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航天知識普及,成功舉辦了“北航帶你遨游空天”和“星海遨游,月宮一號團隊教你如何太空生存”等系列線上直播活動。2021年,北航以“揚帆起航 逐夢九天”為主題,舉辦了航天名家進校園、航天嘉年華、航天知識競賽、中學生進校園、十校聯合獻禮中國航天、百米長卷展出等活動,同時啟動了“航宇問天實踐隊”隊員線下招募工作。此外,2021年航天大會期間,來自學校招生就業處、宇航學院、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等單位的20余名師生參加了學術研討、產業發展、科學普及等在內的各項主場活動。戚發軔院士在航天精神高端論壇上作題為《傳承航天精神,建設航天強國》的主題報告,勉勵航天人發揚航天精神,積極應對挑戰,完成建設航天強國的任務。
今年“航天文化節”期間,北航開展了航天名家專題報告、“航天文化進校園”主題講座以及“傳承中國航天精神”論壇等學術活動,數名航天領域專家均到場分享。除此之外,北航還在學院路和沙河兩校區內舉辦航天主題外場嘉年華以及航天知識競賽等活動,讓師生們學習航天知識,領略航天文化。比如,在沙河校區詠曼劇場上演的北航師生原創話劇《百年守鍔》讓同學們穿越歷史時空,更加直接地感受空天報國的北航航天情懷;在“航天文化節”期間開放報名的“航宇問天實踐隊”,讓更多北航學子有機會親赴酒泉、文昌等航天發射中心考察學習,近距離感悟航天魅力。
傳承航天精神,點亮航天夢想。我們要以老一代航天人為榜樣,仰望星空、腳踏實地,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
(素材來源:國家航天局)
策劃/文案:李潔、寧洪瑞
設計:武昊靜
審核:宇航學院
出品:北航門戶網站總編總監工作室
投稿:geoos@buaa.edu.cn